8月26日,2014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现场,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曹淑敏发表了主旨演讲。曹淑敏在演讲中表示,互联网还未对人类社会带来更深刻的变化和更大的变革,未来的大趋势是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
曹淑敏称,互联网正在进一步向制造业环节渗透,网络协同制造、工业云已经开始出现。过去的制造业只是一个环节,但随着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它的含义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它会打破工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构成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的闭环,彻底改变工业的生产模式。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 曹淑敏
曹淑敏认为,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还表现在,由于互联网连接的是广大消费者,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已经开始影响产品上游的设计和制造环节,互联网正加快向企业服务和研发环节渗透,包括制造业服务化、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众筹融资等等新的模式已经开始出现。
以下为曹淑敏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从邬院长的演讲,我们可以了解到互联网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带来的更深刻的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更大的变革还没有到来,还在发生。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互联网与工业融合的新进展。
刚刚几位领导都谈到了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到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这实际上也是全球的共识。
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等技术快速发展、相互融合的背景下,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正在到来。各个国家都在布局相关战略。美国的奥巴马总统提出希望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发生在美国。在全世界,有很多的研究,包括最著名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学术界也在研究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
以互联网为的信息技术不断拓展应用范围,推动多领域技术跨界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
互联网技术是两大革命的交汇。互联网的发展,从应用于学术研究,到现在的消费互联网,不管是社交、媒体,还是电子商务,有很多伟大的技术发明,互联网从科研走向了生活和社会。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互联网已经从消费互联网发展成为产业互联网,比如电子商务引发的对零售业的巨大影响,还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带来的巨大影响,这些新的形态已经开始进入产业领域,而且已经从服务业逐渐走向制造业,走向了工业领域。
制造业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的发明,实现了电气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计算机服务系统、ERP等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带来了制造业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现在制造业正在迎来新的革命,也就是通过使用互联网的网络技术实现网络制造和智能制造。所谓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背后就是智能制造,向效率更高、更精细化的制造发展。新兴通讯技术带来的是制造业本身从数字化走向了网络化、智能化,它的实现恰恰是互联网技术与工业的融合创新。
目前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先进制造战略,最重要的是工业互联网。还有一个是德国的工业4.0。这两个战略非常核心的内容,他们称为CPS,也就是我们国家说的物联网。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宽带网络等一系列技术也可以叫做拓展的互联网或者是广义的互联网,实现物理设备的信息感知、网络通信、精确控制和远程协作。通过物联网这个层面,通过接入不同的传感器进行实时的感知。这些传感器当中具有精确计算的功能,达到效率提升的目的。通过宽带网络,通过这些数据对整个过程进行精确控制。这两个战略都是互联网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美国在2012年2月份提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之后由GE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投资10亿美元来提高效率。比如在提高效率方面,如果航空燃料的效率提高1%,就意味着在15年内节省300亿美元。GE在企业内部已经进行了实践,GE的氯化镍工厂部署了1万多个传感器,分布在生产线的不同环节,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传输和集中处理、反馈,通过结果调配不同资源,及时跟踪设备信息,降低故障率,提高效率。正是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目前GE已经推出了24种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包括石油、天然气平台的监控、机车、医疗等各方面。
这些方案已经不再是GE公司自己的,而是成为美国国家层面的。去年美国的国家标准研究院牵头,组织产业界制定工业互联网的标准架构。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标准化,设备之间才能无缝衔接。在今年3月份,由GE牵头发起了工业互联网联盟。
德国将工业4.0作为强化国家优势的战略选择。德国将工业分成四个阶段,机械化、电气化、数字化、智能制造。在组织保障层面,由西门子等十家企业共同组成协同创新体系,作为《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的一部分,政府统一支持。今年4月份,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已经发布了“工业4.0”的标准化路线图。在网络基础保障上,今年8月份,德国联邦政府2014-2017的数字议程专门强调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为工业4.0提供动力。
我国也非常重视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化协同、两化深度融合的方向。工信部也在积极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去年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其中第七个专项行动就叫做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行动。很荣幸,由我们研究院牵头产业界负责行动的支撑工作。目前已经启动了企业试点工作,有20家企业作为第一批试点企业。工业互联网融合是跨界的,涵盖工业的很多门类,我们在今年7月底成立了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联盟,现在已经有50多家企业加入。
在这个领域的创新刚刚开始,但我国已经有很多的实践。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已经在很多领域应用,尤其是我国的互联网有非常强的优势。从产业的角度,可以说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互联网产业大国。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首先是在企业采购和营销等外部环节开始渗透。很多大中型企业,在它的供应链环节,通过B2B方式,大量的使用互联网。还有一种是B2C和C2C,也就是电子商务的零售,发展非常迅速。去年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已经超过10万亿,其中零售是1.85亿,而且以非常高的增速发展。
还有一个正在发生的。由于互联网连接的是广大消费者,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已经开始影响产品上游的设计和制造环节,互联网正加快向企业服务和研发环节渗透,包括制造业服务化、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众筹融资等等新的模式已经开始出现。
互联网进一步向制造业环节渗透,网络协同制造、工业云已经开始出现。互联网正在彻底改变着制造业,过去的制造业只是一个环节,著名的微笑曲线最低点在制造环节,但随着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它的含义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它会打破工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构成了闭环,彻底改变工业的生产模式。
制造业服务化是由单纯的产品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三一重工通过网络实现服务型制造。通过在设备上安装2G、3G的通讯模块,与三一重工的后台联系起来,可以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主动维护。通过实时采集信息,改进产品状况。三一重工在全球有10万台设备接入了后台的网络中心,通过大数据处理进行实时的远程监控预警。通过移动互联网的APP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三一重工实施系统以后企业利润大幅度提升,三年间的新增利润超过20亿,而且成本降低了60%。
个性化定制,由规模化标准产品向个性化定制产品延展。尚品宅配通过搜集用户的数据,在后台的云中心进行大数据分析。每年获取30多万用户的信息来充实数据库,由3千多位设计师通过互联网进行家具设计。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市场进行预测,可以延伸到家具生态圈的其他环节,不止可以做家具,还可以销售其他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实现了对消费者的个性化制造,也实现了批量化,因为它的用户群非常大。根据用户群的需求,提炼共性,就可以实现批量生产。既控制成本,又满足了个性化需求。这家企业今年的营业额达到了20亿,2012年的增长达到60%,而全国的平均水平只有12%。它的板材利用率可以达到93%,而同行业只能达到80%多。这是非常典型的互联网生产模式。
组织分散化。过去的工业都是集中式的大规模生产,由于互联网的融合,已经呈现了组织分散的转变。主要模式包括协同研发、众筹融资、众包设计、网络制造。以海尔公司为例,他们建立了开放创新平台,对全球的设计资源和用户需求征集产品解决方案,现在已经跨越视频、电子、家电等各个领域的200多万专业研发设计人员注册。通过这样的平台,有1600多名设计师参与帝樽空调的设计,两年内收集了12万条用户的需求和创意。它的出风口酒杯型、拉菲红来自于时尚界。这款空调入选了2012年世界创意经济研究中心“影响世界的十大创意产品”。
还有一个例子是制造资源的云化。过去的一个生产工厂一定会有员工、设计和制造等环节,在互联网时代,数码大方建立了工业云,将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采购服务、制造能力、3D打印、零部件库、产品模型、设计产品融合在一个平台上,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工业云构建自己的各个环节,并进行生产。在去年6月份,数码大方协助中瑞德科工业设计公司改造了儿童电动车传统生产组织模式,按照传统方式,这个系统至少需要1年的时间才能建立,而用这个工业云,只需要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实现产品上市。整个产品环节都可以通过云来实现。
我举的四个例子都是我们观察到的,其实远远不止这些变化,很多新的模式、新的产品、新的应用都在发生,将给工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我国是互联网网民第一大国,而且互联网产业的竞争力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工业优势,推动经济转型,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希望大家可以形成共识,尽快构建我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工业界与互联网界紧密协作,共同推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专项行动。推动技术架构、标准体系、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共同关注融合趋势,加快互联网与工业融合模式创新与应用推广。
谢谢大家!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