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西川
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为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形态,成为当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效率提升的重要载体。特大城市是所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对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数据要素生产消费能力,成为“以人为核心”的特大城市提升消费能力的关键,对推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进程、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可或缺。
一、深刻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内涵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是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主要由下一代通信网络、三网融合、物联网、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等组成。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发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 通过下一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由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的新经济成为资源要素全球重组、经济结构全球重塑、竞争格局全球版图重整的关键力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数据要素的生产与消费对提高特大城市的服务能力与生产效率作用日益凸显。
二、提高数据要素生产与消费能力
数据要素来自产品生产、运输、交易、消费的各个环节。从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看,利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定软件工具,可以获得产品生产供给端的原材料品种、数量、性能、位置等数据,可以获得生产产品的设备、人员、在制品状态、在制品质量等数据;从产品的交易及消费端来看,通过交易平台,可以收集产品需求者的数量、地理方位、对产品性能偏好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的加工清洗、存储整理、归纳分析,能够使产品生产者可以及时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管理者能够及时把握完成产品生产所需要的零配件、并可根据市场或消费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在制品的品种和数量、提高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产品生产的即时可控;消费者通过特定的分析路径可随时了解自己喜欢的商品或产品的性能、价格等信息,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向商家或生产厂家定制带有自己偏好性格的商品、产品,改变传统的以厂家“推动式生产”方式为需求者“拉动式生产”,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由此,数据要素生产与消费扩大了产业边界,改变了生产产品价值链的发展方向,改变了医疗、现场演出等传统的“人对人”“点对点”服务业模式,通过创新资源共享路径创新商业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同时,数据要素的生产与消费改变了产品创新研发的进程,使空间和距离不再是即时交流、产品生产的障碍,扩大了生产要素利用空间,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改善自身在价值链所处位置、为研发者、生产者、产品使用者提供了比过去更多的机会;通过数字孪生,可以准确发现实体生产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对虚拟系统的改善,实现对实际生产系统进行精准改善提升;提高生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产业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发展必然选择
提高数据要素的生产及消费能力能够促使产业技术升级换代、助力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创新成长能够提高产业整体效率及利润率,能够通过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影响就业,能够通过影响就业者的技术水平提高就业者收入,影响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及技术变迁。立足21世纪,“以人为核心”的特大城市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产业技术基础、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选择等,成为决定城市自身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处位置、所担负使命任务完成度的决定因素。通过国内国际城市间的开放竞争合作中突出自身优势,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中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完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目标建议要求的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目标的自身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特大城市自身实现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如深圳市2019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7万家,新增2700多家,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按照深圳的市域面积平均每平方公里诞生8.51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2.62万亿元,各级创新载体2258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16个,部级创新载体604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1915元提升到2019年的6.25万元,34年增长31.6倍,年均增长10.7%;成就了华为、腾讯、万科、平安等8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也成就了自身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
四、构建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数据要素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
构建基于数据要素消费协同的“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体系,使特大城市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担当,形成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构建形成与新发展理念相一致的数据要素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形成与新发展理念相一致的市场交易规则。对此,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8个部门研究制定了《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从我国市场体制的完善、市场体系基础制度的完善、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加快培育新兴消费、构建与新发展理念相一致的市场交易规则等方面,完善相关规则标准进行布局。探索建立与数据要素价值和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加强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的经济发展倡议、规划和标准的对接,推动消费品国内外标准接轨,健全标准体系。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若要改变在全球产业链整体中所处的中低端位置,除遵从现有的产业链标准之外,逐步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数据要素生产与消费能力,形成自身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行业标准体系,对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率效益、提高从业者的收入等至关重要,特大城市对此应有自己的贡献。
五、构建基于“引才引智”为目标的多渠道住房保障体系
数据要素赋能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需要整体创新价值导向观念的形成。人才的培养引进、尤其是与提升整体竞争力相关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人才,住房不仅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引才引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影响城市集聚人才影响自身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提高数据要素生产与消费能力,住房是背后重要的决定因素。解决住房供需结构不平衡不匹配、构建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住房保障全覆盖,对于促进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数据要素生产与消费能力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关于“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对住房问题做了重点强调,全国包括特大城市都在结合自身城市现状及住房特点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有关满足居民住房的要求,住建部等部门专门的相关制度设计及与之配套的全国租赁住房试点城市,如郑州市“探索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参与保障住房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等,这些举措的共同点就是要“保障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和特殊行业从业人员、外来常住人口及新落户大学生为主体的阶段性住房困难新市民群体”,这些都对特大城市未来发展、提升居民消费层次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及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在未来的竞争发展中把握主动。特大城市应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和规模化应用,并加大对下一代通信技术的研发及储备。引领云网协同及算网协同的融合发展,“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智能基础设施,面向政务服务、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语言智能等重点新兴领域,提供体系化的人工智能服务。”降低特大城市的运行发展成本。有序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升级改造,“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提升特大城市的生活消费能级。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