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长江中游四省会——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在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武汉共识》。四市将同跳“集体舞”,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冲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更瞄准“世界级的城市群”。
按照《武汉共识》,四市将在区域发展战略、自主创新、工业分工协作、扩大内需和市场开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文化旅游强区、公共服务共享区、社会保险平台等9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同时,四市还在交通运输、商务、文化、卫生、旅游等11个领域签署了具体协议,包括打造“2小时城际交通圈”、推广四省会城市“旅游一卡通”、加强“三江四湖”水环境保护合作等。
去年2月,湘鄂赣三省率先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毗邻的咸宁、岳阳、九江“小三角”之间,黄冈与九江之间签署了合作协议。“中三角”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江西九江“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上,提出把安徽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由此从三省携手走向四省共襄。
以四省会城市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覆盖区域近44万平方公里,包括40个城市,人口约1.6亿。此次会商会,旨在研究推动四省会城市加强区域协调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说:“从此前城市自我封闭,埋头耕耘‘一亩三分地’,到如今谋求合作,融入各个经济圈,可见中央政府出台的区域经济发展引导政策已初见成效。”
四省省会城市书记市长谈合作
武汉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
唱好“大合唱”跳好“集体舞”
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挥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作用。这也是大国崛起的一般规律。
我国进入到由东向西,由沿海向沿海、沿江并重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发展大背景下,需要在长江中游、中部地区构筑新的增长极。目前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城市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四省会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16万亿元,占四省总和的29%,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沿海大多数城市。
打造中三角,挺进第四级,需要唱好“大合唱”,跳好“集体舞”。归纳起来,主要是在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共同努力: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共同落实合作协议、共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
在打造第四级这个重大战略问题上,四市需要步调一致,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主要是:争取国家早日出台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划;争取国家确定四市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争取国家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综合交通网体系,加快推进四市间高铁、城际铁路建设,形成环状快速铁路网,构建2小时交通圈,加大对长江航道“畅中游”,江滩运河工程建设力度。
南昌
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
四市抱团奏响发展最强音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一体化”是核心关键。包括:区域规划一体化,如河道疏浚、航道标志;基础设施一体化,“铁公机”(铁路、公路、飞机)互联互通;社会保障一体化;要素流动一体化,包括金融要素、物流、人才等;产业布局一体化;旅游发展一体化;信息共享一体化等。
四市尽可能做到错位发展,减少同质竞争。比如产业布局上,一方面,形成各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为我配套、我为你服务”的科学产业链条。
长江中游城市群应该确定一条鲜明的道路,建议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即大中小城镇合理布局,产业合理分布,城乡统筹合理发展的中国现阶段的新型城镇化探索之路。由此作为切入点,争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成为新型城镇化国家级综合试验区,在国家层面获得重大支持政策。
全国两会即将于下月召开,我提议,四省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合这次会商成果,就争取国家支持,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联署撰写提案、建议,并且“抱团”到国家相关部委呼吁。我相信,这将非常有助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推动中部地区加速崛起。
合肥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
四市应互为机遇产生聚变效应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在中部地区布局的一颗核心棋子。四个省会城市间是抱团发展关系,任何一个市的发展,对其他市都是机遇,可以说四市发展互为机遇。
我们四个城市,同议长江发展,同为中部省会,有着共同的人文基础、相同的责任和机遇,也有很多相似点:一是科教资源和人文优势突出;二是自然环境、水土资源较好;三是支撑发展的人力资源丰富,蕴藏的消费潜力巨大;四是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传统产业特别是农业基础良好;五是近年交通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很大改善;六是四市都是经济圈、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我认为,今后四市应致力形成区域内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产业共兴的新格局,形成共同突破的新机制。其中关键是要推动“一体化”发展,要产生聚变效应。从推进城际交通一体化入手,逐步推进市场准入、信息共享、产业分工一体化,搞好互补,形成互动,放大多方效应,逐步消除影响资源要素流通的障碍,形成“同城化”的开放环境。同时,协同所在经济圈,构筑一体化的点、线、面,形成大融合的发展格局。
长沙
湖南省长沙市市长张剑飞:
清理地方性保护主义政策
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为核心,组合沿长江,环洞庭湖、鄱阳湖、巢湖的若干城市,通过整体规划和集成,形成跨省域的经济一体化城市集群,完全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市场力量对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行政力量难以替代,现阶段的经济区域需要行政区域作为支撑,但经济区域可以超越行政区域。我们应尽量消除行政壁垒、垄断力量对区域共同市场的扭曲,全面清理带有地方性保护主义的规章制度和政策,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高效流通,努力实现区域发展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四市建立不同层面定期或不定期的协商制度,避免办成“论坛式”的合作平台,必须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及时破解合作中出现的难题和矛盾。
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不能停留在概念阶段,必须有政策来支持,有项目作支撑。我们应抓住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布局和纵深推进的重要时机,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上升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纳入国家总体发展规划。
共推旅游“一卡通”
今后,以“长江中游城市群”打包命名的旅游推介片将进入我们视野,城市群内可望实现异地租车、景点、酒店、交通等付费一卡通。昨日,四市签署协议,力争构建长江中游无障碍旅游区。
协议称,四市旅游局将依托著名旅游区(点),以武合高铁和京广高铁为骨干,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共建长江旅游黄金带和中部高铁旅游协作区;致力于推动“美丽中部”、“美丽城市(社区)”、“美丽乡村(村庄)”等系列生态文明景观建设。并完善异地汽车租赁网络,完善自驾车(房车)线路、标志和营地,实现景点、酒店、餐厅、交通等旅游付费一卡通。
四市旅游局还将共同建立健全交通异地救援和保险理赔体系,搭建旅游警务合作机制。
【协议·交通】
四市全部2小时动车直达
将来,四市之间将全部互通高铁或城际铁路,形成2小时互达经济圈。根据昨日签署的交通合作协议,四市将积极合作,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推进四省会城市间高铁、城际铁路等快速通道建设,使四省会城市间形成环状快速铁路网,从而建成四省会城市互达2小时经济圈。
四市将争取国家加大对长江航道“畅中游”、江淮运河工程的投入力度。推进湘江、赣江、汉江、巢湖流域等航道整治,使武汉成为长江中游枢纽港,长沙、合肥、南昌成为内河航运中心,形成长江中游港口群。联合争取开辟国际航空客货运航线和直达欧洲铁路货运专线。
同时,推进四市公路、水路、民航、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深度对接,积极发展铁水、铁空、水陆、空陆、水水等多式联运,打造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快速高效的多种运输网络。巩固发展四市城际间公路高速客运,努力争取路桥通行优惠政策,降低成本,惠及旅客。
【协议·文化】
在南昌可购武汉、长沙、合肥演出票
今后,长江中游城市群居民,可免费享用群内各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在南昌可购长沙、武汉、合肥演出票。据昨日签署的文化协议,四市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
四市将举办长江中游城市群群众文化交流活动,推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艺术节。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演艺联盟,推动精品剧目巡回交流演出。构建统一的演出网络和演出信息平台,打通票务系统,四市任何一地可订、购另外三地演出票,形成票务联盟。
在四市合作下,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遗产也将得到更好保护,每年举办一届长江中游城市文博交流会。通过整合长江中游城市群优秀文化资源,以市场为纽带,共同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文化项目。
【协议·规划】
四省省会共建“智慧城市群”
根据23日签署的协议,南昌、武汉、长沙、合肥四市将推进改革试点,探索长江沿线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并共同组织开展智慧城市群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协议提出,以四市为改革试点,积极探索长江沿线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集约节约土地空间资源的先行区。
同时,探索支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创新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机制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模式。此外,构建区域“智慧城市群”。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信息共建共享的跨区域数字信息网络平台。
【协议·商贸】
四省省会大型商业企业可跨市布点
23日,南昌、武汉、长沙、合肥四市签署商贸协作协议,将支持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在对方市场布点,开展跨市连锁经营。
根据协议,四市将支持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在对方市场布点,开展跨市连锁经营,为对方商贸企业到本地投资建店、合作经营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支持专业批发市场建立跨市经营网络,共同打造长江中游商业功能区,强化商品特别是农产品现代物流基地和流通枢纽地位。
同时,推动四市外贸企业建立企业联盟,共同利用技术、品牌、营销网络、会展平台等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会展业全面合作,支持四市联合举办或各市独自举办的各类会展活动,做大做强“中博会”和四市的重要会展平台。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