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LTE和LTE Advanced全球部署方兴未艾之时,5G研发悄然拉开大幕。不同于3G、4G时期的追赶,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中国力量已经成为5G研究的领导者。同时,5G前沿技术研究必将会对测试测量领域,包括测试仪器硬件平台和测量方法论带来新的需求和挑战。就当前中国移动5G研发推进进程以及5G测试领域发展,记者采访了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易芝玲。
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 易芝玲
中国5G研发处于引领地位
《通信世界》4G已达到较高速率,5G将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新的体验?中国5G研发处于什么地位?5G关键技术发展到什么阶段?5G今后与4G如何协同发展?
易芝玲:5G技术能带来更快速率的网络,5G的愿景叫“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所以5G对业界是一个契机。无线通信技术是从19世纪开始存在,但移动通信的形态和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也不过30多岁,它已经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前面路还长,还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挑战、更多的机会。
国内移动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主要是从2G大规模部署移动网络开始。工信部的领导曾经说过:中国在2G是跟随、3G是突破、4G是同步、5G就是引领了。要实现5G引领,中国的起步要不比任何人晚。在5G研发上,中国移动两年半以前就已经在内部启动了5G技术的研发工作。
按照5G标准制定进程来看,5G关键技术将于2015年底到2016年初确定,按照时间倒推,对已经提出的一些5G关键技术进行技术仿真验证在一年半内应该完成。目前业界提出了很多可以应用在5G的技术,而从中梳理出5G必要技术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
5G研发从一开始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不会出现5G完全取代4G的情况。大家已经有一个共识,当5G到来的时候,会出现多技术共存局面,至少还会有4G演进的系统跟它共存。比如Wi-Fi,Wi-Fi经过过去一二十年的茁壮成长已经不可忽视。
事实上将来5G发展面临速率提升的技术挑战只是一方面,还有其他更多的挑战,比如用户体验、流量密度、终端数量等。这些方面的指标才是5G最大的挑战和机会。
中国移动聚焦软件化和绿色
《通信世界》中国移动的5G研究计划为何要实现软件化和绿色?在网络架构方面4G是否会有较大变动?在测试上,5G相比4G有哪些难点?
易芝玲:中国移动研究院的5G研发团队致力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领域,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LSAS)、全双工通信系统、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的联合设计、优化的信令/控制机制等,来共同实现软件化(Soft)和绿色(Green)的核心主旨。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运营商,在5G上我们会竭尽全力协助中国成为全世界引领的地位。但是我们深深认识到面向未来的挑战,5G研发必须要强化两个事情,在满足用户的需求跟他们的梦想的同时,强化我们的效率和能力,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锁定了绿色与软件化。
这其中,C-RAN是中国移动一个重点项目,C-RAN不是因为5G而存在,但是C-RAN会是5G中一个绝对必要的技术,它可以让网络架构非常灵活的调整,当然这里面有技术挑战,我们一步一步在解决它,而事实上某一个面向C-RAN在4G的部署里面已经开始具体落地。我给C-RAN的另外一个定义叫做革命性的演进路线,本质上会是一个从传统的接入网架构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目标,现在的网络在演进的过程中就可以逐步地走向C-RAN这条路。在5G上,C-RAN会一路走下去,而且它会更多元化,更多功能化。
5G相较于之前的技术会有很多不同点,如果从一般的层面来考虑5G的传输技术和网络技术这两大类来讲,它在网络架构这方面确实可能比传统有更大幅度革命性的改变。
与产业链合作实现“顶天立地”
《通信世界》5G下一代通信系统目前还处在早期的研究开发过程中,而新的技术都需要新的测试测量方法和设备。近期中国移动与安捷伦签署了5G合作备忘录,双方计划如何合作?有哪些意义?
易芝玲:5G目前还是处于早期研发的阶段,对于5G的研究方向有很多不同的领域,比如说新的毫米波频段、更高的带宽、大规模的天线阵列、新的物理层验证、全双工的系统级验证等,这些技术都会对测试测量提出一个新的需求。
做技术研究,做真正的创新,我们不但要“顶天”还要“立地”。“顶天”当然是要敢于创新敢于想象,但是也不能“只顶天不立地”,“立地”则需要和测试、系统等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将创新技术真正落地。对于新的想法和新的平台来说,测试测量是最根本最关键的环节。
在安捷伦科技的大力协助下,中国移动得以获得其最新的测试仪器及专业技术支持,将高效地完成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原型验证平台的搭建。该平台是开发验证下一代通信系统核心技术、展示系统核心指标的重要手段。”
本次战略合作将充分利用安捷伦在无线通信测量和软件无线电领域的技术优势。安捷伦科技拥有非常全面的测试测量产品和方案来支持5G的早期研发工作,同时也会和中国移动研究院的团队一起合作,为5G带来的新的测试要求开发和提供新的测试测量方案,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的仿真和测量,信道测量与建模,以及新的物理层设计和验证等。
总之,中国移动通过与通信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的紧密合作,能够提供从早期研发,设计验证到大规模生产的一系列测量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推动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发展,早日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5G愿景。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